日前,記者就目前應采取哪些措施來有效應對氣象波動對玉米生產造成的影響,采訪了市農技推廣總站正高級農藝師紀東銘。
“此時玉米正處于生長發育的關鍵時期,一些地區的低洼地塊積水非常嚴重,加上低溫寡照,對玉米的生長極為不利。”紀東銘表示,目前主要應采取以下幾項措施:
迅速排除田間積水。傳統方法也是最有效的辦法就是用勾機、人工挖水溝做成水渠,清除障礙,確保積水排除暢通。還可以使用抽水泵抽水,以減少田間積水時間,這樣就可以搶排積水,降低水層,保證根系正常的生理活動。積水排除之后,田間可以機械作業時,要迅速進行松土或培土,提高地溫,加快散墑。
及時補肥促壯。玉米拔節初期,受到漬澇后嚴重影響根系吸收養分,導致莖葉受傷,植株弱小,應及時補肥,促進玉米生長。一般有三種方式:一是葉面施肥,可以保證根系尚未恢復時對養分的需求。具體可以采用無人機噴施蕓苔素內酯、吲哚乙酸、赤霉素、磷酸二氫鉀;二是根外補施化肥。補充氮肥,一般情況下,1畝地要補充尿素10—15公斤;三是對于有些玉米植株葉片紫紅或出現明顯條紋的,可以適當補充磷、硫等大、中量元素及一些微量元素,以增強玉米抗漬澇的功能。這里強調一下:對于有噴施矮壯素等化控藥劑習慣的農民,要根據玉米長勢進行噴施,對前期長勢較小較弱的地塊不提倡進行化控處理。
清除田間雜草。一是清除害蟲滋生環境,降低蟲源基數,減少病蟲害發生;二是增強田間通風透光能力,為玉米后期生長創造良好的生長空間。
做好病蟲害防治。尤其注意玉米大斑病、灰斑病、粘蟲、玉米螟、蚜蟲這些病蟲害的防控,做到早發現,早防治,把損失降到最低。在防治中盡量使用低毒、低殘留、高效、長效、速效殺蟲殺菌劑復配,做到一噴多防,省工、省時,最大限度提高防治效果。
加強促早熟管理。在玉米生長后期,視玉米長勢情況,及時噴施磷酸二氫鉀、植物生長調節劑等藥肥進行調控,確保玉米正常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