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家庭農場”這個新型經營主體悄然興起。通過多年的發展,家庭農場在引領現代農業發展、集約化經營上的作用日益凸顯,為鄉村振興注入新動能。
在永吉縣一拉溪鎮曹家村的浩琿家庭農場玉米晾曬場地上,大型玉米脫粒機連續作業,脫粒、裝袋一氣呵成,今年玉米收入可達170多萬元。
浩琿家庭農場共流轉土地95公頃,玉米種植面積達到70公頃,廣泛應用了土地深翻作業、免耕技術及全程機械化。曹家村村民王永靖是農場的農機手,每年在浩琿農場打工和流轉土地的收入可達到五萬元以上,像王永靖一樣常年在家庭農場打工的農民有30多人。
今年50歲的肖建波于2013年注冊成立了九月豐家庭農場,并與袁隆平院士科研團隊及國家粳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合作,注冊了“袁式國米”品牌,研發出高鈣、少糖等功能性稻米和多色彩稻等品種,通過多層立體管控平臺,對作物長勢、化肥增減量等進行大數據分析,成為智慧農業的領頭雁。
家庭農場是以農業收入為家庭主要收入來源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對引領農業適度規模經營、推進農業新品種新技術新模式具有重要作用,是鄉村振興的主力軍。目前,永吉縣家庭農場從最初的112家增加到現在的2021家,輻射帶動2萬多戶農戶增收致富,探索出了一條由率先致富到率領致富、進而實現共同富裕的模式。
近年來,我市農業經營體系加速創新突破,家庭農場快速發展,在“藏糧于地、藏糧于技”大戰略下,家庭農場的輻射帶動作用逐漸顯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