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鄉村地處長春市雙陽區鹿鄉鎮南3公里處,被譽為“中國梅花鹿第一村”,全村養鹿戶456戶,鹿存欄1.8萬只,年產優質梅花鹿鹿茸27噸、鹿副產品近85噸,預計2022年底集體經濟收入突破80萬元。
2015年前的鹿鄉村,大部分養殖戶采用單打獨斗的經營模式,養殖戶各自為戰,呆在家里等著收購商上門收購。
“早期的鹿鄉村沒有固定市場和固定客戶,每年雖然都有收貨的老客,但是誰來收就賣給誰,客戶不固定,收入也不固定。”據鹿鄉村養殖戶李大叔介紹,“人家給多少錢,咱覺得合適的話就賣了,外面的行市是多少,咱也不太清楚,湊合著賣吧。”
“價格不統一,整個地區產量還大,經營壓力大,難免會有些競爭壓價。”業內人士王先生說道。
為破困局,鹿鄉村“兩委”集思廣益、轉變思路,通過村集體出資、村干部墊資、吸收社員資金、爭取上級扶持資金等多種方式,流轉土地1068畝,創辦了以養鹿為主的萬鹿源農民專業合作社,原來單一的發展模式逐步變為如今的“黨支部+合作社+龍頭企業+農戶”發展模式。
鹿鄉村通過專業合作社的建立,逐步形成產業規?;?、種植現代化、設施智能化、養殖標準化,構建起了集體、農戶、企業“三增收”的大好局面。
“我們依托萬鹿源合作社,重新定位發展方向,促進一二三產融合發展,努力開發新的飼料源,村集體集中種殖青儲玉米,同時,開啟蛋白桑、食葉草作為功能性飼料的嘗試,擴大青儲種植551公頃,新建梅花鹿肉分割車間和800立方米的速凍冷庫,推動合作社產品進駐淘寶、抖音、快手等電商平臺,年銷售額超1000萬元。”萬鹿源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表示,鹿鄉村還聯合周邊村探索發展以“賞鹿、戲鹿、游鹿”為主題的鄉村旅游業。
在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的同時,鹿鄉村構建了村集體經濟與農戶利益聯結機制,通過入股分紅、臨時務工等形式,讓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成果惠及全民,人均年增收1.5萬元。